上海将在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等增配AED,年底新增超9000台设备

上海将在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等增配AED,年底新增超9000台设备

hydea0 2025-07-13 装修禁忌 2 次浏览 0个评论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在居民小区配置心脏除颤仪(AED)的建议”。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对该建议作出答复。

根据答复,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有条件的场所和单位配备AED。截至2024年底,上海公共场所AED配置水平为26.5台/10万人,共计6585余台。根据工作目标,到2025年底,上海新增AED设备超9000台,配置水平超过50台/10万人;到2027年底,上海公共场所AED配置水平达到100台/10万人。同时,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推动重点人群掌握使用技能和实施有效救助。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表示,下一步,将以政府推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技术支撑的多元协同机制为引导,进一步推进本市公共场所AED配置工作,2025年重点落实居民小区和部分公共场所AED布设。

一是持续加大配置力度。各属地综合区情特点、人口密度、人口流动量、风险人口结构比例、分布距离等因素,制定“一区一策”年度实施方案,合理布局增配AED。总体上,到2025年底,本市新增AED设备超9000台(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居民小区和重点公共场所增配7500台,上海市5分钟社会急救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增配1500台),配置水平超过50台/10万人。在居民小区、中小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区域进行统筹优化布局,到2027年底,配置水平达到100台/10万人。

二是推进“AED一张网”建设。逐步将新增和存量AED设备接入“一网统管”,并与本市120院前急救调度平台实现对接。探索利用“AED一张网”在多种新媒介上(微信、电子地图等),开发一站式设备查找、导航、呼救、志愿者响应、专业救援指导等功能,实现公众急救与专业急救联动响应。

三是全面强化人员培训。将配合市红十字会做好本市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包括:制定专业救护员及普及性课程体系,做好救护员师资培训;落实“送训上门”服务,按配置AED设备与救护人员1:10的比例,做好设备投放周边区域人员、重点人群及社会公众的相关技能培训(含小区管理人员等);号召医务人员和参加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注册成为急救志愿者,做好志愿者公益支持和管理工作,发挥好急救志愿者作用。

四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运行管理,建立AED规划布局与配置相关管理机制,推动本市AED配置和管理地方性标准体系建立,协同做好服务与管理,规范培育专业服务机构。探索多渠道投入机制,会同区有关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发挥各自力量,使AED配置和运行管理等各环节得到有效保障。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充分利用各类传播渠道,加强宣传引导,深入开展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公众自救互救的良好氛围。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上海将在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等增配AED,年底新增超9000台设备》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