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之下,主流媒体如何重建新价值?“总编圆桌”把脉新趋势

变革之下,主流媒体如何重建新价值?“总编圆桌”把脉新趋势

hydea0 2025-07-25 装修禁忌 1 次浏览 0个评论

人工智能时代主流媒体不仅面临流量突围的任务,更肩负着价值引领的使命。从“去中心”到“多中心”,作为原有传播体系中心的主流媒体在数字社会又该如何实现新价值?

催化融合质变,主流媒体应当挑起大梁,必须走在系统性变革的前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7月25日,在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主办的“变革·新生”2025外滩新媒体年会上,多位来自国内知名主流媒体的总编们围绕“重建主流媒体的新价值”的话题展开了圆桌对话。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董时,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封面传媒、封面科技管委会主任叶建平,大象融媒集团总编辑、大象新闻负责人刘林军,上游新闻总编辑陈旭参与了讨论,圆桌论坛由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长朱春阳担任嘉宾主持。    

圆桌现场

直面“去中心化”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舆论场中,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源,一个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大V”发出的声音,影响力很可能超过传统媒体的报道,新闻传播“去中心化”现象日益凸显。

正在推进系统性变革的主流媒体该如何突破“自我中心化”的惯性?面临多中心传播环境的现实挑战,什么才是主流媒体的新价值?朱春阳教授向在场的媒体总编们提问。

“历史上中青报最高的发行量达390万份,但在互联网时代,中青报的新媒体矩阵已拥有3亿多的用户。整体上我们是失去多还是获得多呢?”在董时看来,多中心化并不意味着主流媒体的出局,相反这是一轮重新洗牌,也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做更多的选题,链接更多的采访对象和专家,也能够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

封面新闻和澎湃新闻是中国早期媒体融合转型时期“一东一西”的两个代表。叶建平表示,

今天的传播格局发展已经到了多元化、多中心时代。封面新闻成立时便提出打造属于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年轻人作为当下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也应该是媒体最需要去凝聚的力量。通过互联网,封面新闻寻找年轻人的关注点,并积极寻求与网友互动,回应他们的关切。

进入多中心传播时代,主流媒体应当秉承开放的理念,利用好各种资源壮大传播声量。刘林军觉得,主流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企业并不是对手,而要成为相互拥抱的伙伴。如果在互联网世界没有流量和声量,也就不能称得上是新型主流媒体。

应对用户结构之变

早期互联网用户以高学历人群为主,但随着智能设备普及和网络使用门槛降低,互联网用户结构也出现了下沉趋势。作为主流媒体,在面对这种变化的时候,如何才能继续成就主流地位?

对于主流媒体而言,究竟是要实现“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还是要去努力“影响更多人”?叶建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绝大多数民众认为好的内容,社会精英人群也会自发点赞。

叶建平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虽然传播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但今天的主流媒体的功能还是不变的,依旧是连接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是信息沟通的纽带。作为大众传媒,应该发挥媒体特长,将主流价值和需要传播的知识,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出去,这样才能真正地润物细无声,实现媒体人的职责和使命。

“主流媒体传播的内容应该更具有普适性,不应该只是为高学历的人去生产内容。”在刘林军看来,主流媒体在内容生产上要更多地汲纳社会的共识,这样才能体现主流价值。在语态上也要向普通人贴近,做到有网感、说人话。

董时在发言中表示,用户是媒体的服务对象,而这一对象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大众其实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置身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精英和大众的身份其实是可以转换的。这需要主流媒体依靠专业能力去挖掘新闻内容,与用户共同成长。“往往大众遇到的问题也是社会精英需要去解决的,媒体要在其中起到桥梁作用。”

“上游新闻上线十年来,我们自己的感受概括起来就是‘守正创新’四个字。”陈旭表示,上游新闻始终坚守媒体的责任使命、坚守媒体的初心,履行好社会责任,关注人文价值。与此同时,上游新闻也在密切关注传播环境和用户的变化,通过新技术应用和组织架构的调整让内容产品更有竞争力,只有积极适应改变才不会被淘汰。

陈旭认为,对媒体来说,用户确实是越多越好。但有了用户基础,还要看媒体如何和用户产生联系,如何服务好和用好这个资源。一个关键词就是共识,大家要有一些共识,寻求最大的公约数。另一个关键词是进步,需要为推动社会进步而共同努力。当嘈杂声音充斥网络空间,就是主流媒体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需要通过专业的调查、求证后理性发声。

变革时代的媒体坚守

从媒体融合到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变的是技术迭代,不变的是主流媒体的价值坚守。

董时说,中青报开启媒体融合时并没有匆忙上马“中央厨房”,而是打造了“融媒小厨”。这虽然有当时现实条件的约束,但经济适用的“小厨房”服务能力并非就差,还是要基于媒体的专业能力和对真相负责的践诺。这些年,不管应对怎样的变革挑战,中青报都始终以青年的利益和发展为衡量前提。有了这份对初心的坚守,才能在技术和市场的冲击下,依然找到自己的空间。

陈旭也坦言,互联网让一些边界消失了,上游新闻的触角得以伸得更远。上线十年来,虽然上游新闻也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现实困难,但更难的是保持初心。尤其是在面对流量诱惑时,内部上下也在互相提醒,不能向下看齐,首先要尽到媒体人的责任,其次才是在这个基础上去谈流量。

在算法推荐和流量导向的双重作用下,新闻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叶建平谈到了封面新闻的实践:明确提出“非原创不传播”,要求重大事件的报道在场比例永远要高于在线。去不了现场的,在深度了解权威信息以后,发出应有的观点,绝对不能跑在事实的前面。叶建平相信,这是封面新闻做好原创新闻最核心的品质。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变革之下,主流媒体如何重建新价值?“总编圆桌”把脉新趋势》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