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城市丨康巴什:从“空城”到“未来城”的逆袭密码

读懂城市丨康巴什:从“空城”到“未来城”的逆袭密码

hydea0 2025-08-19 装修图样 2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边缘,已崛起一座“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4A级景区城市。康巴什,这个蒙古语意为“卓越老师”的新城,已告别往日戈壁滩上呼啸的风沙,成为“草原上的宜居样板”。

康巴什区是鄂尔多斯市的行政中心,建设初期曾因城区冷清、人气不足成为舆论焦点。作为身处全国地级市中煤炭资源最丰富区域、区划范围内却没有矿的特殊存在,20年间,康巴什通过生态修复、文旅发展、产业革命打造宜居之城,凭借“非资源型转型”成功逆袭。

如今,人均104平方米的绿地面积与18座主题公园织就的“十分钟绿地圈”,不过是康巴什悄然新生的一个切片。当市民步入草坪,他们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城市的旁观者,而是真正渴望在此安居乐业。

蓝天白云下,乌兰木伦河穿过鄂尔多斯新城康巴什区。视觉中国 图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近日在康巴什调研中发现,这座舒展大气的草原新城,它的活力背后是一本写满创新的“民生账本”:助农市集让草原牛肉直抵长三角餐桌;草坪房展会赋予购房“微度假”体验;智能网联巴士与无人清扫车则勾勒出“车路云一体”的未来图景。去年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的亮眼数据与新能源汽车66亿元的交易额同频共振,揭示出这座年轻城市的深层雄心:它不仅是“宜居康城”,更试图用技术赋能与人文温度,重新定义西北城市的发展范式。

康巴什用近二十年的时间证明:当城市规划让生态基底、文化传承与现代产业形成良性互动,曾经一度人烟稀少的“空城”,也可以蜕变为充满活力的“未来城”。

宜居康城的人文温度

时间追溯到20年前,彼时的“康城”不过是远离鄂尔多斯市老城区的一片戈壁。

东胜区是鄂尔多斯市原有的城市核心区,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空间逐渐饱和,面临着住房紧张、基础设施压力增大等问题。2004年,康巴什新区经内蒙古批准成立,2006年成为鄂尔多斯市新的行政中心。然而,初建的康巴什一度房产大量闲置、城区空旷冷清,面临缺少人气、发展受阻的难题。

康巴什有众多绿地和大型文体设施,整座城就是一个4A景区。视觉中国 图

如何让这座城市真正“活起来”?“城旅融合”成为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抓手。2012年,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公告命名康巴什新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以城市景观为载体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区,这在全国尚属首例。2020年康巴什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片曾经荒芜的戈壁滩完成了从“空城”到国家4A级景区的华丽转身,又以“城市就是景区、旅游就是生活”的全新思维,重新定义了现代旅游的新范式。

如今,漫步康巴什,除了绿草如茵、鲜花绽放的自然风光,随处可见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城市血脉,让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康巴什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康巴什以“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为设计理念,将蒙元文化基因镌刻进建筑肌理,组成“一楼一故事,一街一画卷”的布局。此外,世界最大的雕塑群、最大的广场、亚洲最高的音乐喷泉等大型文体设施点缀其间,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而环绕城区的乌兰木伦河流经康巴什市中心,把城市分成南北两部分,又巧妙地蓄水成湖。在乌兰木伦湖畔,烟花+无人机+喷泉“三件套”夜间演出已成为康巴什的一个大IP,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铸就“暖城”鄂尔多斯的流量新地标。

“乌兰木伦湖差不多是2005年左右开始打造的,有20年了,跟康巴什区的成长轨迹一样。”几个月前,紧邻乌兰木伦湖喷泉的公园草坪上,“无国界环球美食帐篷营地”正式营业,是集环球美食、商业发布、亲子游乐、团建聚会于一体的“慢生活综合体”。营地负责人刘城辰说,之前还举办了一场持续3天的音乐嘉年华,电音与民谣说唱碰撞,几乎夜夜客流爆满,非常热闹。

8月初,康巴什一片紧邻乌兰木伦湖喷泉的草坪上,草地餐厅准备就绪。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营地所在的这片草坪于今年刚种植完,紧临乌兰木伦湖喷泉,属于城市公园用地。刘城辰一早看中了这片区域,“康巴什正需要这样一个社交场所。”他介绍,公园型城市都有绿地,这样向公众开放供市民休闲娱乐的绿地草坪,整个康巴什区就有10块。

 “一边吃美食,一边看夕阳下的草原城市,这样的体验很治愈。”游客陈女士说道。  

历史上,鄂尔多斯是北方丝路贸易的重要集镇。2017年,康巴什打造康镇景区,以草原丝路文化为线索,串联起沿线省份的区域特色,是一个融合历史文化和非遗传承的生活度假型文旅小镇。这里复刻了五省古建筑,不少是从陕西、山西等地的历史民居实景搬迁而来,保留了历史风貌。2019年以来,景区还打造了“康镇有戏”文旅IP,融合秦腔、蒙古歌舞等非遗演出,通过多元化的演出形式、剧情设计、场景打造,让体验者看戏的同时自己深度入戏。

距离康镇不远处的“康巴什自然探索中心”是一座沉浸式展馆。馆内,447件标本结合AR、VR、MR等科技手段,向观众讲述了一个从远古到当代、从鄂尔多斯到世界的家园故事。

康巴什自然探索中心大厅规模宏大,可以举办各类探索活动。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据康巴什自然探索中心副馆长薛慧介绍,展馆设立的初衷,是想让更多人能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建立这样的展馆,一方面是不断地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补齐了旅游资源的短板。“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体现形式,向社会传递一种信号,呼吁大家加入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行动中去。” 

近年来,康巴什还积极打造一系列文旅项目,建构起“留量路径”与“流量路径”。在赛车小镇,汽车与摩托车的特技表演,引得观众席上尖叫声此起彼伏;考考什纳建筑艺术小镇、当代美术馆、沙丘美术馆等一批国际化项目正加速进行特色产业布局……

年轻的康巴什通过“城旅融合”战略,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空城”转型为中国首个以城市为载体的国家4A级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848.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24亿元,其“无边界旅游”模式为新兴城市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样本。

康巴什赛车小镇里上演的“赛车英雄”汽车特技表演。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草原上的民生账本

夏日的康巴什,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草原的清新与城市的活力在这里完美交融。多场以“活动经济”为核心的消夏盛宴在这里激情上演,从助农市集到草坪房展会,康巴什用一场场活动证明了草原上的夏天不但能乘凉,更能乘势而上。

近日,在位于康巴什区的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及乌兰木伦湖区,2025年鄂尔多斯市“消费帮扶”助农周暨“暖城多味”消夏周盛大启幕,让草原风物直抵都市餐桌。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百万消费券线上发放,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不少消费者很快就拎满大包小包。一位本地市民特意前来选购小米,“一直都是买本地的,这个展会年年都来,这么大型的活动必须过来参与一下。”

来自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的农户刘娥,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她对澎湃新闻表示,展销会的牛肉都是她早上在家里宰杀完之后直接运到现场的。仅仅一个上午,她的摊位销售额便突破了3000元,她深切感受到了平台的力量,“如果没有这样的展会,优质的农产品就只能在村里卖”。

8月1日,鄂尔多斯“双周”活动一上午就吸引来逾3万人入场消费。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这场连续举办七届的助农活动,已成为鄂尔多斯市的一张靓丽名片。通过搭建这一平台,鄂尔多斯的优质农特产品得以集中、便捷、实惠地呈现给市民和游客,不仅激活了消费活力,更让农牧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8月2日,苏州市民卡有限公司与鄂尔多斯签订了五年的长期订单,总经理惠飞对鄂尔多斯的天然生态和营商环境赞不绝口,他期待未来鄂尔多斯能与长三角地区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把鄂尔多斯更多优质的牛羊肉送到苏州老百姓的餐桌上。”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鄂尔多斯同样不遗余力。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驻村第一书记殷希华已驻村两年,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在展会上对记者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村集体经济上升了,去年的收入已经翻了番。通过双周活动将镇上的农特产品推销出去,也是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同为驻村书记的高健还是一位农推官,他利用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帮老乡们卖了十多万元的农产品,让他们的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这些探索,让城市“消夏经济”拥有了新范式,这既是创新,也是康巴什持续打造旅游之城、高品质生活之城结出的硕果。

除了助农活动,康巴什在房地产领域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8月初,在三号桥公园草坪,12家房企将展台搬到户外,为购房者提供了一站式比选平台,并提供多重购房政策优惠。这种突破传统售楼处模式,让看房变成了一种“微度假”的体验。乌兰牧骑演出、小丑团巡演、卡通人物互动……各种表演应有尽有,让购房者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康巴什的文化魅力。

“康巴什的教育资源放眼整个内蒙古都是出众的。”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房地产协会工作人员孙进红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康巴什的自信与骄傲。他提到,今年高考有多位学子考入了清华和北大。而优质的医疗、完善的配套,更是让康巴什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宜居之地。“我觉得康巴什是年轻化的,很有朝气”。

康巴什区房价虽不低,但其性价比却让很多人“难以抗拒”。“康巴什的包容性、舒适性让我深深着迷。”证大地产销售部部长王思圆道出了许多在康巴什区定居者的心声。

康巴什区今夏首创的“草坪房展会”在草地上开幕,房展会和市民的惬意生活相融。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在这里,购房这样的刚需消费被巧妙地融入自然场景。“房展会与草坪非常适配。”王思圆进一步解释道,让居民和游客在如画的草坪中,融入康巴什的日常,体会康巴什的高品质生活方式。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康巴什的宜居魅力——好房子、优配套、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等,“这里非常适合定居”。

技术赋能撬动产业发展

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纷纷着手制定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蓝图,鄂尔多斯市的“核心区”康巴什区也不例外。如今,康巴什全域开放测试道路356公里,街头也已部署无人清扫车、移动充电车等智能设备,打响了智能交通的创新征程。

在鄂尔多斯市“车路云·未来中心”展馆内,无人驾驶新能源重载卡车正在矿场沙盘上有序运行,装载、倒车、行驶、卸货,全自动运行充满科技感,非常震撼。“这是按照实际应用场景等比例还原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西北地区唯一入选“智能交通先导”和“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双试点的地级市,鄂尔多斯积极打造绿色出行产业集群,探索“新能源 + 自动驾驶”融合应用,康巴什部署了70辆自动驾驶车辆开展常态化示范运营,智能网联车辆覆盖观光巴士、出租车、售卖、清扫、物流配送和警用6大生活场景。

鄂尔多斯市“车路云一体化”云控中心。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这里不仅是卖车的地方,更是新能源技术创新的试验场。”未来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康巴什已建成全域覆盖的“车路云一体化”云控平台,实现“聪明的车”“智慧的路”与“强大的云”无缝对接,跃升成为“车路云一体”的西北样本。

而在几年前,康巴什的汽车产业却是一片荒芜,这里曾经是汽车销售市场的“空白地带”,居民购车需长途奔波至东胜区。但这场关于汽车的产业变革却以惊人的速度上演。2022 年 5 月,康巴什区盘活闲置的华泰汽车城旧厂区,仅用 7 个月,便打造出占地 7.5 万平方米的“一站式”新能源汽车枢纽——鄂尔多斯新能源汽车中心(下称“新能源汽车中心”)。

公开报道显示,自中心运营以来,累计销售及交付车辆2.8万辆,交易额达66亿元,占康巴什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以上,成为区域消费的重要引擎。8月初,记者走访新能源汽车中心时看到,比亚迪、理想、蔚来等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门店展示着当前新能源汽车的最新产品,看车、试驾的市民络绎不绝。

鄂尔多斯新能源汽车中心位于康巴什区。  康巴什区委宣传部 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不仅汇聚销售、交付、维修等核心业态,还提供税务缴纳、车辆检测、违章处理等“一站式”服务,让市民购车、上牌等流程轻松在园区内完成。这种“全链条服务”模式迅速激活市场,截至2025年6月,已吸引27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入驻,理想交付中心、飞凡新能源4S店等为内蒙古首店,零跑、岚图等品牌填补了鄂尔多斯市场空白。

现在,该中心二期项目已完成招商,预计2025年底品牌将达33家,年销售量将新增6000 辆,年交易额突破36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000余人。

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得益于政策红利与配套设施的双重助力,补贴直接降低消费者决策门槛。消费者购车可享受国家、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四级补贴叠加车企优惠,这意味着单车最高补贴8.3万元。同时,康巴什也不断完善充电设施,建成区主要公共区域建成充电桩1666枪,个人自有充电桩5223个,车、桩比达到3:1,公共停车场基本都能充电,充电网络建设消除“里程焦虑”。目前,康巴什区每新增100辆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60辆,渗透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从城旅融合的深度推进,到产业的蓬勃发展,再到城市品质的全面提升,康巴什这座年轻城区的进化史,证明了荒芜戈壁也能生长出兼具经济活力与人文温度的宜居典范。康巴什的探索与实践,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海报设计:俞烨 郑达咖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读懂城市丨康巴什:从“空城”到“未来城”的逆袭密码》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