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三重改革红利驱动新业务价值持续增长,AI in all、已积淀垂域优势

中国平安:三重改革红利驱动新业务价值持续增长,AI in all、已积淀垂域优势

hydea0 2025-08-27 中式家装 4 次浏览 0个评论

  蓝鲸新闻8月27日讯(记者 石雨)昨日晚间,(601318.SH)发布2025年半年报,核心数据来看,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母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下滑8.8%,将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95元,同比增长2.2%。业务端,2025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39.8%;投资端,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在今日举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一众高管出席,管理层就利润变动、新业务价值、投资配置、AI应用等方面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

  其中,针对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拆解其背后的三重因素:其一是一季度平安好医生并表带来的减值影响;其二是因平安发行的港股可转债,当股价上升时在会计处理上可转债的估值反而造成短期下降;其三是因近两年配置的大量股票,部分在会计分类中计入OCI,约有600亿元浮盈未在利润表体现。剔除上述因素,中国平安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

  谈新业务价值增长:三重改革红利驱动

  2025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同比上升9%;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

  对于新业务价值的持续增长,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兼副总经理郭晓涛在发布会上从两个维度阐述了动力来源,“首先,在目前低利率环境下,寿险进入黄金发展期,成为中产阶级及以上家庭财富配置的压舱石。寿险产品在财富的保值增值,医疗健康与意外保障,以及增值服务三个方面为客户提供价值。”

  其二,郭晓涛进一步分析道,中国平安寿险业务已在产品、渠道等方面释放改革红利,三重改革红利持续释放驱动新业务价值的不断增长。

  具体而言,第一层改革红利来自多渠道策略,中国平安从早期单一的代理人渠道,到涵盖代理人、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渠道的多元体系。目前平安银保渠道、社区网格渠道均有大幅增长。

  第二层是“产品+服务”模式,郭晓涛强调,当前金融行业尤其是寿险行业逐步进入同质化竞争的阶段,只有增值服务才能真正做出差异化。中国平安提前布局“保险+医疗”“保险+健康”“保险+养老”的增值服务,通过差异化服务推动产品销售端持续发展。

  第三层改革红利是基于平安的科技赋能,过去几年平安投入了大量资源赋能销售队伍,利用AI、数据分析等,帮助销售团队获客,持续提升转化效率。

  “我们对于今年全年的业务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在行业趋势驱动下,在三重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的推动下,我们相信今年全年寿险业务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将会交出满意的答案”,郭晓涛说道。

  谈资产配置:在高息股、价值股、成长股之间进行动态匹配

  2025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近10年平均净投资收益率5%;近10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

  谈及投资策略,郭晓涛表示,平安投资的核心在于资产负债匹配,因此投资时需要考虑如何跟前端负债业务进行有效匹配,即久期匹配、成本匹配、现金流匹配、收益率匹配和监管要求匹配。

  “在负债端,平安持续推动传统险向分红险转型,有力降低负债成本,在控制经营成本同时提供有竞争力的分红险结算利率。这一竞争力源于在资产端有效的资产配置,帮助平安提高投资收益率,实现负债成本和投资收益率之间好的利差。”    

  对于平安在二级市场频频的投资动作,包括举牌同业公司,郭晓涛也回应表示,中国平安投资遵循“三可”原则,即看企业是否“经营可靠、增长可期、分红可持续”,这是衡量是否长期持续、稳定持有这家企业股票的核心标准。

  郭晓涛表示,伴随着负债端成本持续下降、资产配置持续优化、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中国平安会在高息股、价值股、成长股之间进行进一步的动态匹配,让资产配置能够有效跟上资本市场的发展,给传统险、分红险的客户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资方面,付欣还介绍了目前中国平安不动产投资的情况,其表示,平安目前不动产的险资敞口只有3.3%,约2000亿,其中超过82%都是可提供稳定收租现金流的收租物业,“这部分资产是非常安全的。而且很多资产平安采用成本法计量,它的会计计量方法也是非常审慎的。”

  谈AI布局:平安具备垂域优势,拥有67个自研大模型

  科技、AI是平安此次发布会中又一重点话题,郭晓涛在发布会上回应称,全面数字化转型是平安最重要的系统性工程之一,中国平安过去十年一直持续在科技、数字化、AI方面大量投入。

  “科技的四个核心要素是算力、数据、算法和场景”,基于此,郭晓涛介绍了平安AI方面的战略考量。

  平安目前执行全面AI化、全面智能化,“五智”(智能化营销、智能化服务、智能化运营、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经营)核心逻辑是要“AI in All”,郭晓涛说道,“我们会用AI把整个金融价值链从头到尾全部做一遍,把医疗养老的价值链从头到尾全部做一遍,这是我们的整体战略思考。”

  平安的优势体如何体现?在郭晓涛看来,基于AI的四大要素,平安的优势体现在垂域优势,“在算法上,底层使用开源市场中最先进的大模型,但是垂直领域,包括核保、定价、理赔、运营、管理等等,平安拥有自研大模型。且平安拥有库,内部专属数据库加上自研大模型加在一起在垂直领域里带来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以车险成本为例,通过智能体、数字化员工的应用,在整个核保、理赔、营销、作业各个层面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

  据介绍,目前平安自研大模型达到67个,今年新增14个,平安智能体在全集团广泛应用,全集团超过20%的员工正在用智能体帮助处理日常的事务。“我们也相信在未来随着对AI技术的持续投入,在AI赋能方面的持续创新,在‘五智’方面会产生非常大的效果”,郭晓涛指出。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中国平安:三重改革红利驱动新业务价值持续增长,AI in all、已积淀垂域优势》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