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抵万金,信仰照山河

家书抵万金,信仰照山河

hydea0 2025-09-02 装修心得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家国情怀如同一条柔韧的纽带

将每个人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

" 烽火里的红色家族,

他们的故事照亮抗战征程 "

一封封穿越战火的家书

搭起历史的纵深

让我们不仅看见一位青年烈士的赤胆忠心

更窥见一个红色家族满门忠烈的抗战传奇

从 " 红色教育家 " 父亲钱亦石

到 " 文化战士 " 兄长钱远铎

" 音乐战线守护者 " 姐姐钱韵玲

一家人用不同的方式

书写炽热信仰

" 随时随地都准备死去,只要死得有价值 "

钱远镜在给姐姐的信中写下这句誓言时

或许早已看到了自己的命运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

18 岁的钱远镜

在 " 国将不国,何以为家?" 的迷茫中

决定奔赴延安抗大

寻求心中的答案

家书抵万金,信仰照山河

彼时

" 人民音乐家 " 冼星海

正在武汉主持创建千人歌咏团

进行抗战音乐运动

他因此与钱远镜的姐姐钱韵玲相识并相恋

1938 年,钱韵玲跟随丈夫冼星海去往延安

并陪伴他在艰苦的窑洞内

创作出《黄河大合唱》

家书抵万金,信仰照山河

姐姐钱韵玲曾在家书中多次鼓励钱远镜

" 要在这时代里去开辟你自己的路

从艰苦中去学习

这样你的生命才是有价值 "

而在家书的另一端

钱远镜的大哥钱远铎也正秘密战斗着

1938 年 5 月

中国空军越洋空袭日本

投下百万份反战宣传 " 纸弹 "

这是二战中

反法西斯阵营对日本本土进行的首次空袭

鲜少有人知道

这些唤醒日本民众反战意识的传单

背后有无数无名英雄的付出

大哥钱远铎就是其中一员

他参与了护送传单

到汉口王家墩机场的秘密任务

家书抵万金,信仰照山河

" 胆要大,心要小

思想要坚定,耳目要聪明

态度要谦和,行动要机警 "

这是父亲钱亦石留给钱远镜的话

也是大哥钱远铎对他的反复叮咛

" 愿你带着抗战的种子,

播遍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

这些家书

成为了钱远镜的 " 革命指南 "

从抗大毕业后

他主动请缨回到鄂南咸宁

组建抗日武装

打响了鄂南敌后抗日的第一枪

并成为了声名远扬的神枪手

家书抵万金,信仰照山河

" 我愿为国身赴死 "

1941 年

中共鄂南中心县委在鄂城县夏家榜开会

遭日寇包围袭击

钱远镜带领的抗日游击队与敌人殊死搏斗

终因敌强我弱,弹尽粮绝

不幸落入敌手

被捕后,钱远镜虽身受重刑

仍坚贞不屈

最终被日寇放狼犬残忍咬死

抛尸江中

家书抵万金,信仰照山河

钱远镜

" 一个民族的苦难背后,

是无数平凡家庭的悲壮抉择 "

钱远镜牺牲时

年仅 22 岁

父亲钱亦石积劳成疾

病逝在抗日前线时不过 49 岁

……

钱氏家族的故事

从来不是个例

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

正是无数个在苦难中选择坚守

在离别中相信重逢的平凡家庭

把 " 小家 " 融入 " 大家 "

用勇气与坚韧写下了家与国的答案

让中国成为新的中国

家书抵万金,信仰照山河

钱远镜、钱韵玲、钱远铎(后排从左到右)与母亲王德训

家书抵万金,信仰照山河

钱韵玲与冼星海夫妇

" 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最美好的中国 "

当我们再次翻开一封封泛黄的家书

当《黄河大合唱》的歌声再次响起

我们似乎穿越时空

看到了一代又一代心怀家国的中华儿女

他们站在黑暗里遥望光明

在无所希望里把一生最年轻的段落许给未来

用身躯蹈出一条路

让后来者奔向黎明

历史从未远去

英雄仍在仰望

愿以吾辈之青春

承先辈之志

护盛世中华!

总监制: 岑卓

总策划: 臧志

监制:王晓斌

统筹:罗峰

编审:谭海燕

导演:龚禹生   刘成新

责任编辑 邹敏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家书抵万金,信仰照山河》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